第01版:头 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儿女筑梦新区 父母乐活桑榆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养老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要推动老有所养、老有所为。随着滇中新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此就业安家,他们的父母也迁徙至此,开启人生的新章节。这些银发新居民的到来,为这片热土注入了别样的活力与温情。

“小五”阿姨

跨越大山的爱与牵挂

近日,在长水街道的一次社区活动中,记者遇到了52岁的刘世香阿姨,一位来自保山市的乡村女士。她的微信名叫“小五”,这个名字背后,是她远在保山市昌宁县老家时作为家中备受疼爱的五姑娘的珍贵记忆。

如今的“小五”阿姨既是妻子,也是母亲和姥姥,为支持在西冲小学工作的小女儿,她已在滇中新区居住了近10年,帮忙照顾外孙女。尽管在城市生活了许久,她与故乡土地的联结从未割断,“小五”阿姨的丈夫独自守在昌宁老家,照料着家里的山地。她语气平淡却透着自豪地说:“我们有300多棵核桃树,没请工,都是自己收。”每年学校放假,女儿有空照顾孩子,她立刻启程回昌宁帮忙。

收核桃是一项繁重的体力活:要将核桃从树上打下,再徒手剥掉外面苦涩的青皮,留下硬壳,等待收购商上门。10多亩山地、两个月的忙碌,是这对夫妻年复一年的坚守。

在长水街道,“小五”阿姨渐渐织起了自己的新社交网络。采访当天,她正陪着小区里的邻居来参加摄影活动。虽然她本人不太喜欢拍照,觉得“麻烦”,但这份愿意陪伴他人的温情已足以说明她在这座城市获得了新的友情。

“小五”阿姨的故事,是无数为支持子女而随迁父母的写照:他们带着半生的乡愁,毅然在新家园结交新朋友、开启新生活。

李宗凤夫妇

此心安处是吾乡

在长水街道组织的社区活动中,一对来自四川省德阳市的夫妻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妻子李宗凤优雅得体,丈夫曾德和沉稳温和。他们是因儿子在航空公司担任签派员而旅居至此,住在韶华里小区。

“三星堆,就在我家门口。”李宗凤告诉记者,儿子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上班,夫妻两人退休后就来滇中新区了。虽然才到长水街道居住了两个多月,夫妇俩不仅主动关注并参与社区活动,甚至还留心为儿子物色相亲机会,希望在新家扎下更深的根。从闻名遐迩的三星堆故乡来到滇中新区,他们的到来也为新区增添了温度。

面对辖区内不断增加的旅居家庭,长水街道正积极思考如何让他们更好地安居乐业。长水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将重点聚焦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盘活资源,大力发展康养旅居产业,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同时,借助毗邻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的区位优势,积极培育航空现代服务业,将枢纽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量,不断提升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报记者 马逢萃

  • 昆明机场改扩建货运区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 昆明海广兴水果市场海关查验大楼封顶

  • 报头

  • 整合优化服务助企纾困解难

  •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经济运行等工作

  • 锚定排头兵目标 凸显火车头作用

  • 研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和食品安全监管等工作

  • 儿女筑梦新区 父母乐活桑榆

  • 导 读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