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肖永琴
初秋时节的云南滇中新区小哨街道矣纳社区,主干道两旁的玫瑰、百日菊、格桑花恣意绽放,与周边的田园、林木相互映衬,一幅美丽乡村画卷映入眼帘。走在张家屯居民小组,干净整洁的道路、村民房前屋后精致的小花园、生动的墙体彩绘让人耳目一新,展现出绿美乡村的独特魅力。
居民小组被评为绿美乡村
矣纳社区党总支下辖八家村、张家屯、矣纳寨、麻栗园、三十工5个居民小组党支部。近年来,在滇中新区党工委的带领下,社区以党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开展绿美乡村建设,成效显著。2021年6月,社区被评为空港经济区“先进基层党组织”,2021年下半年创建成为空港经济区“基层党建先锋”,2022年11月被评为昆明市“春城先锋示范党支部”。2022年张家屯小组被评为“云南省绿美乡村”,其余4个小组被评为“昆明市绿美乡村”。
“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矣纳党总支结合地方村情、民情、区位,于2021年4月开始带领居民打造房前屋后小花园、小菜园,进一步整治脏、乱、差等环境问题。”矣纳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孔令喜介绍,社区在辖区内主干道种植玫瑰、非洲茉莉等绿化苗木和花卉,并在5个居民小组的3000余平方米墙面上制作墙体彩绘,把生态保护理念、乡风民俗等内容融入画中,使一面面墙壁变成美观又会“说话”的“宣传员”。同时,新建公厕2个,户厕改建363个,整治5个居民生活污水排污点,安装污水收集管网900余米,有效解决污水直排污染环境问题。
此外,为进一步推动环境治理工作取得实效,矣纳社区党总支压实社区小组干部责任,督促协调小组干部完成“门前三包”责任制的签订,并定时不定时入村入户检查,极大提高了群众环卫意识,爱绿、爱美的家庭风气得到加强,小花园、小菜园的推进不断扩大,脏、乱、差的现象得到遏制,社区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提升。
把群众“关键小事”当作“心头大事”
“作为基层干部,做的就是最贴近老百姓的工作,矣纳社区党总支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当作自己的‘心头大事’,坚持用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孔令喜介绍,2021年以来,矣纳社区党总支组织各方筹集资金160万元,解决矣纳寨、张家屯、麻栗园3个小组饮水难问题,为八家村解决抽水用电,为矣纳寨拓宽主道路,为三十工解决污水收集,组织慰问困难群众8次。同时,加强对社区监委会民情民意收集的督促,配强社区调解委员会成员,发现纠纷及时调解。
近年来,在社区党总支和居民小组党支部的推动下,矣纳社区在土地流转、产业发展等方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07年以来,社区近4000亩土地实现流转,引进数十家种植户和养殖户在社区发展产业,社区居民在获得稳定的土地租金收入的同时,还能在社区或周边大学城、产业园区务工,实现双收入。
“养殖户、花卉种植户每年都聘用当地老人养殖肉鸡、蛋鸡或种植蔬菜,劳动强度不大,老人们每天还可收入80元至150元。”对这份可观的收入,社区居民王奶奶连连称赞。
“接下来,矣纳社区党总支将认真完成上级党工委下达和交给的工作任务,加强调查研究,补齐党建短板,带领社区、小组干部履职尽责,更好地服务群众,推动社区‘绿美乡村’建设提级、经济社会发展。”孔令喜表示,作为服务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践行者,将坚持“干”字当头,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做群众的贴心人、暖心人、称心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