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 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我省加快铁路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出台——

打造“轨道上的滇中城市群” 做强昆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持续推进渝昆高铁建设

加快建设昆明长水机场站、昆明西客站等一批全局性重点综合客运枢纽

推动中老铁路“澜湄快线”公铁联运、中缅印度洋新通道海公铁联运、“沪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金沙江沿线港口公铁水联运等多式联运品牌发展

统筹推进桃花村、王家营西、读书铺、中谊村等货运节点功能和布局优化

做强昆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港口、物流园区、大型工矿企业及粮食储备库等基本实现铁路专用线“应接尽接、能接尽接”

本报讯(记者 马逢萃) 近日,《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铁路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5年,“八出省、五出境”铁路主骨架基本形成,高铁覆盖300万人口以上州(市)和旅游重点区域、城市,铁路营运里程达到5200公里,其中高铁里程1212公里,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40%和80%,铁路客、货运量年均分别增长10%和3%以上。

关于昆明市和滇中新区铁路建设如何布局发展,《意见》作为重点任务提出——

完善快速铁路网。持续推进渝昆高铁建设,适时启动昆明至粤港澳大湾区、昆明至大理、渝昆沪昆高铁连接线等高铁通道研究工作。打造“轨道上的滇中城市群”,开展滇中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前期研究工作。支持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郊)列车,积极探索开行旅游精品列车。

完善综合客运枢纽。统筹布局客运枢纽内部公共交通设施,推动具备条件的客运枢纽提升为兼顾商务、商业、旅游等业态的城市综合体。加快建设昆明长水机场站、昆明西客站、大理北站等一批全局性重点综合客运枢纽,推进红河站、昭通东站等一批区域性客运枢纽建设。

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港口、物流园区、大型工矿企业及粮食储备库等基本实现铁路专用线“应接尽接、能接尽接”,打通铁路运输“最后一公里”。

推动铁路货运补链强链。提升主要货运站硬件设施水平,延伸物流业务,鼓励发展集铁路货运、港口航运、航空寄递、货运代理等为一体的多式联运。推动建立多式联运协同规则和互认机制,推动中老铁路“澜湄快线”公铁联运、中缅印度洋新通道海公铁联运、“沪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金沙江沿线港口公铁水联运等多式联运品牌发展。加快建设国际陆港,统筹推进桃花村、王家营西、读书铺、中谊村等货运节点功能和布局优化,做强昆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大理、曲靖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打造中老、中缅、中越等出境铁路沿线货运枢纽节点,优化提升铁路枢纽功能。

推动铁路绿色发展,结合低碳减排要求,实施铁路电气化改造,优化旅客列车开行,进一步提高铁路客运承运比例,推动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向铁路转移。抓好铁路发展质量和安全,注重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应用,强化地质复杂的长大桥隧等施工技术难题的多学科联合攻关,推广运用一批科技成果。

到2030年,铁路覆盖全部州(市),“四纵三横”铁路网基本建成,运输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铁路营运里程力争达到7000公里,其中高铁里程1800公里,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50%和85%,铁路客、货运量较2025年年均分别增长12%和4%以上。

到2035年,建成快速通达全国、高速连通南亚东南亚的便捷通畅铁路国际大通道,实现出省出境畅通、州(市)全通、重点口岸连通,2小时通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小时通达粤港澳大湾区、8小时通达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铁路营运里程力争达到10000公里,其中高铁里程3000公里,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60%和90%,铁路客、货运量较2030年年均分别增长15%和5%以上。

  • “上班前送去商家,下班后开车回家”

  • 报头

  • 宜良县“改非突击队”建功在一线

  • 滇中新区承接104项省级行政职权

  • 用改革补短板 以创新促发展​

  • 为昆明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 打造“轨道上的滇中城市群” 做强昆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 新区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见成效

  • 我省3.15亿元支持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 新区两工程获“春城杯”一等奖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