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喻劲猛) 近年来,滇中新区昆明空港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约束和激励并重,对受到问责处理的5个部门、3个子公司、63名干部职工统筹运用党性教育、政策感召、谈心谈话等方式,营造关心个人成长、关怀思想顾虑氛围,重塑干事创业信心,促进39名干部职工工作作风根本性转变,其中有11人因工作成效突出、积极担当、勇于作为获得提拔和重用。
把规矩挺在前面。空港投资集团党委坚持树立正确、合理选人用人导向,从讲政治的高度“靶向直击”党员干部监督与管理的底层逻辑,推动科学的制度设计落实,先后出台《党风廉政建设网格化管理办法》《工程建设项目领域动态巡查暂行条例》等监督管理制度。
“我们注重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开展问责处理的问题类型主要集中在履职尽责和推动发展方面不担当、不作为等。其中,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处理的约占被问责处理总人数的95%。”空港投资集团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同时,注重宽严相济。空港投资集团纪委先后出台《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被问责或受处分人员回访教育办法》等文件,并在监督执纪中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以符合实际的监督管理手段确保“严管厚爱”的合理性和客观性。
在回访教育中,空港投资集团党委用个性化关心关怀教育,切实提升厚爱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公司一位中层干部被问责处理后工作积极性受挫。”空港投资集团纪委相关负责人说,为解开这位干部的心结,公司开展了几次暖心回访,让这位干部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卸下思想包袱,重新轻装上阵。
空港投资集团党委将回访教育与提拔任用相结合,在充分考察了解被问责处理人员认错态度、工作实绩等情况后,将考察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据统计,经过“回炉重塑”和“精准施治”的党员干部职工中,工作作风根本性转变的有39人,约占被问责处理总人数的62%。其中,因转变后工作成效突出、积极担当、勇于作为而获得提拔的有11人,约占17%;岗位调整后仍持续发挥重要作用的有19人,约占30%,获得评优评先的有9人,约占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