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舒珺珩) 近日,记者从第55届世界标准日云南省强化标准引领助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24年9月底,全省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18项、国家标准1206项、行业标准1624项,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300%、69%、63%;发布地方标准3846项,较“十三五”末增长30.48%,全国排名第12位。
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方面,积极开展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污染防治和废弃物处置等标准化工作。着力加强碳达峰碳中和标准支撑。在全国率先发布《电力交易用户绿色用电溯源方法》,创新应用区块链技术追溯用电企业电力来源,累计溯源绿色电量2645亿千瓦时,进一步促进了绿色电力供应和消费。制定“使用中电子式交流电能表在线校准规范、更换实施规范”,以“数据抽检”代替“实物抽检”,每年节省费用3亿元,减少塑料、金属消耗和电子垃圾700多吨。
在助推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方面,成立云南省澜湄区域共性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成澜湄区域标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收录标准题录166.71万条、标准文本62.96万项,加强区域间标准信息交换互认和工作交流。开展防水卷材等3项中国建材标准的适应性研究,并转化为老挝国家标准。《滇黄精种子和种苗分级》等4项云南省地方标准被老挝等同采用。
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方面,聚焦服务业高端发展、产业链供应链提升等领域,突出稀贵金属等资源二次循环利用等重点,研制先进实用的地方标准,着力提升现代产业标准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