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数、算、云、网”?什么是“东数西算”?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工程又是怎样谋篇布局……近日,在贵安超级计算中心记者看到,服务器24小时源源不断地为贵州师范大学开展遥感大模型、深圳瑞云开展影视渲染等提供算力服务。“贵安超算中心计算峰值达每秒1.3亿亿次,服务器使用率达80%以上。”运营单位科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综合部负责人吴红介绍,“截至目前,超算中心订单客户包括深圳屹艮、上海翼方健数、武汉贝纳等行业龙头企业;累计向广东、上海、湖北、四川、贵州等多个省市输送算力支持,持续为贵州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科研服务提供算力支撑……”
算力是大数据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底座”,也是最具时代特点的新质生产力。目前,贵安新区已基本形成通算、智算、超算协同发展的国产化算力服务体系,与全国38个城市实现网络直联,和全国主要城市平均网络时延在20毫秒以内,是全国智算资源最多、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也是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和国家“千兆城市”。
近年来,贵安新区抢抓机遇,凭借数据中心集群、算力规模、数据开放和应用场景等方面优势,瞄准人工大模型、智算服务等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发力,累计引进大型数据(智算)中心21个,成为全国智算规模最大、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主枢纽中心投用,枢纽节点调度平台已升级至3.2版本,完成算力交易量27.31亿元,实现由“存储中心”向“存算一体、智算优先”的率先转向……数字经济已成为贵安新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
贵安新区在拓展开放通道、建强开放平台、优化开放环境上持续发力。贵安综保区(马场产业新城、深贵产业园区)投资促进局局长蒋力维介绍,贵安综保区紧盯对外开放核心功能,狠抓开放能级提升,加快提升开放型经济吸引力、竞争力;依托产业基地型综合保税区的主定位,加快推进马场产业新城一体化联动发展;着力构建加工制造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物流分拨中心、检测维修中心和销售服务中心“五大中心”,交出了开放主体更强、开放能级更高、开放通道更畅、开放环境更优的答卷,以高水平开放助力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
“我们公司主要从事电子制造业领域,产品广泛应用于平板、笔记本、车载电子、监视器、电脑、电视等智能设备。”贵安综保区引进企业晶泰科(贵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厂长张海平介绍,项目投产后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进入,形成一个光电产业的生态群,带动上游材料如集成电路板、偏光片材、背光、触控、下游整机产品包括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各类高清智能显示产品在内的发展及融合,形成年产值超20亿元的产业圈。
10年来,贵安新区乘“云”而上,顺“数”而为,围绕算力、赋能、产业3个关键节点挖掘数据价值,加快打造数字产业集群。2023年,贵安新区直管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4.1%,增速位居国家级新区首位。
本报记者 张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