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材料包装科技文化产业园区二期工程项目建成投产,拥有省内幅宽最大、最先进的BOPP新型高分子膜材料生产线,预计薄膜年产量将达6.5万吨,产值实现翻番……近年来,作为安宁产业园区布局产业新赛道的代表企业之一,云南友日久包装实业有限公司依托工艺更新、品质创新、专利研发,先后荣获云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
近年来,打造新质生产力成为安宁产业园区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词。该园区围绕“滇中产业引擎、昆明工业脊梁”发展定位,重点聚焦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催生新模式、激发新动能、塑造新优势4个“新”,产业发展逐步向新向智向绿,园区发展动能澎湃、活力奔涌。2024年聚力经济主战场,安宁产业园区奋力突围,产业业态更加完备。园区新开工项目34个,竣工项目20个,签订招商引资正式投资协议39个,协议总投资77.41亿元。
靠前布局战略性新赛道,新质生产力潜能不断释放。安宁产业园区依托丰富的磷、锂等资源禀赋找准产业赛道,围绕“资源—材料—电芯—电池—应用—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规划21.38平方公里打造新能源电池产业园,湖南裕能、上海杉杉、多氟多等头部企业落地园区,新能源电池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安宁市打造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注入强劲动能。截至目前,该园区拥有新能源电池产业全产业链相关企业12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签约新能源项目19个,计划投资1057亿元。现已投产5个项目,2023年实现产值131.72亿元,同比增长57.2%,占云南省新能源电池产值的40.24%。
云南云天化石化有限公司积极向科技创新要资源、要效率、要产量,推动化工新材料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企业迎来发展新机遇:成长为省级石化工业智慧工厂和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研发出不含“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聚丙烯产品,直接带动云南省超过300家下游企业快速发展。这是安宁产业园区以新质生产力要素为引擎驱动传统产业“老枝发新芽”的生动缩影。
在石化产业方面,安宁产业园区围绕打造全国重要的炼化一体化石油化工基地目标,支持中石油云南石化等主导企业满产达产,同时加快延伸石化下游产业链,重点发展碳纤维、有机原料、合成树脂等产业;在冶金产业方面,该园区全力支持宝武昆钢、西南铜等链主企业扩产增效,推动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产业集合式发展。
“科技创新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牛鼻子’,园区以技术和创新为抓手,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安宁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唐志雄介绍,该园区形成“发现一批、服务一批、推出一批、认定一批”的全链条服务制度,建强量质并优的创新平台,助力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园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4家,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各类研发平台17个,高新技术产业占比逐年提升,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正成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本报记者 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