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劲猛
滇中新区作为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自2015年9月设立以来,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强区”战略,在“一张白纸”上“提笔作画”、接续奋斗,把“河塘纵横、田埂交错”的田野郊区打造成“交通枢纽、开放门户”的产业高地。
目前,新区直管区经营主体中非公有制企业占比达44%,“四上”企业中非公有制企业占比高达75.6%,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推动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就业创业、激发市场活力的主力军。
近日,滇中新区工商业联合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大会召开,新区工商联正式挂牌成立,成为新区非公经济领域的一次盛会,也是新区非公经济人士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要事,更是新区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体现和现实需要。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新的起点上,滇中新区工商联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赋予的使命任务,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扎实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提振信心、凝聚人心,把新区广大民营经济人士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开创新区工商联事业发展新局面。
在服务中心大局上有新作为。新区工商联要紧紧围绕全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引导广大非公经济人士紧扣新区“一点一极两区”战略定位,抢抓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以及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国际大通道建设的历史机遇,依托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空辐射优势和中老铁路“黄金大通道”,不断增强民营经济的经济实力、创新实力、市场拓展能力,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全面加快中国式现代化新区实践步伐。
在创新创业上有新成效。新区工商联要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和作用,教育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坚定发展信心,加大自主创新投入,积极参与产业转型升级,在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吸引更多工商界人士到滇中新区投资兴业,提升新区非公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在参政议政上有新成果。新区工商联要积极主动参与社会事务、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围绕滇中新区的中心工作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引导新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及时反映企业诉求,推动政策精准落地,成为党和政府把准社会脉搏,联系各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让广大企业在新区放心投资、安心经营、省心办事、舒心发展。
新区广大企业家要聚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聚力航空维修、航空培训、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超前布局低空经济、智慧交通、智能网联等未来产业,加快培育壮大“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努力打造更多“滇中制造”“滇中智造”标杆产品,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努力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竞争优势,成为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
同时,新区工商联和广大企业家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关注民生福祉,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公益慈善、共同富裕等社会事业,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新区人民群众。
新区各级各部门将大力支持和帮助工商联的工作,始终与企业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做到政治上关心、思想上交心、感情上知心、事业上同心,推动形成尊商、爱商、亲商、护商的良好氛围,共同谱写“政企连心、发展共赢”的时代华章。
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策马扬鞭。新区工商联第一届领导班子将团结带领广大会员和非公经济人士开拓进取、勇毅前行,在新时代新起点上展现新作为、彰显新担当、谱写新篇章,为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