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一场酣畅的夏雨洗尽尘埃,星月澜湾小区空气格外清新湿润。在第38个国际禁毒日的特殊日子,长水街道凌翔社区的居民们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院坝公开课”。
14时50分,昆明机场海关缉私分局的明星缉毒犬吉星踏着湿漉漉的地面,在训导员黄正勋的牵引下欢乐亮相:这只毛色浅黄、眼神专注的拉布拉多犬瞬间点燃了现场居民的热情,大家站成一排近距离围观吉星“缉毒”……
只见数只行李箱排列在地面上,黄正勋下达清晰口令后,吉星迈着轻快步伐踏入场地,鼻子紧贴箱体快速嗅闻。突然在一只黑色行李箱前稳稳坐下,身体挺直地望向训导员。“找到了!”人群中传来难掩兴奋的声音。工作人员迅速打开箱子,从中拿出一个事先放置好的、含有毒品模拟气味源的训练袋。“真厉害!”人群发出赞叹。黄正勋说:吉星今年4岁半,已服役两年,“正是缉毒犬的黄金年龄,经验丰富。”
精彩演示刚结束,吉星立刻成为孩子们眼中的超级明星。几个小朋友围拢过来,“叔叔,我能摸摸它吗?”长发女孩李彤问。“可以,吉星受过良好训练,对小朋友很友善。它现在任务完成,是放松时间。”孩子们的小手小心翼翼抚摸吉星,“它好干净啊,毛滑滑的,洗过澡了吗?”童真的话语惹得周围人群笑起来。
现场,昆明机场海关缉私分局办公室主任陈亮还向居民讲解相关知识:“毒品犯罪分子为逃避打击,藏匿方式极其隐蔽,可能把毒品塞进掏空的皮带夹层里、或利用拉杆箱的空管、夹层等隐藏,甚至将违禁品伪装成茶叶、糖果等常见物品形态,试图迷惑我们的安检设备。”陈亮指向吉星,“即使毒品被层层包裹,密封得再好,只要有一丝极其微弱的气味,训练有素的缉毒犬都能凭借敏锐嗅觉锁定目标。”他特别强调,走私或运输毒品是重罪,携带一定数量(如50克)就面临极其严重的法律后果,不少运输者被高额利益诱惑,最终害人害己。
“各位居民朋友,雨后正是万物生长之时,请大家务必提高警惕,认识这种植物——罂粟。它是提炼鸦片的原料,也可加工成海洛因等毒品。”陈亮告诫,“在自家小院、阳台甚至花盆里种植罂粟,哪怕只是觉得它开花好看,也是法律明令禁止的违法行为。”
活动接近尾声,居民们拿着宣传册边走边聊,回味着吉星展现的神奇本领……这场将缉毒一线“尖兵”请进社区的行动,用最直观生动的方式为长水街道凌翔社区筑起了一道坚实的识毒、防毒、拒毒思想防线。
本报记者 马逢萃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