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 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聚力产业发展 打造示范园区

近年来,滇中新区牢固树立“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的鲜明导向,大力实施“产业强区”战略,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依托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空辐射优势,新区大力发展临空经济,有力推动园区经济发展。2024年,新区临空先进制造业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8.08亿元,同比增长10.8%,保持稳步发展态势。目前,地处该片区的新区临空产业园已聚集企业超过260家,形成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四大核心产业。

打造一体化产业功能区

2023年以来,经过体制机制改革,新区临空先进制造业发展局与临空先进制造业区管委会实现“委局合一”管理,体制更加顺畅、运行更加高效。新区深入推进临空产业园开发建设、改造提升,形成南园+北园格局,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以“园中园”模式打造具有区域特色、具备细分行业竞争力及产业链、资本链、技术链密切结合的一体化产业功能区。

全面加快北园开发建设。临空产业园北园开发面积约7000亩,已先后建成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中关村电子城(昆明)科技产业园、特色云品产业园等11个“园中园”。截至2025年8月31日,共出租标准化厂房116.17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78家。园区先后引进以京东方、中玮科技、创芯微电子科技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企业,以先导科技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企业,以国药中生、康乐卫士等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企业,以中铁电建、震安科技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还引入了东鹏饮料、冷萃科技、橡胶机电设备研发制造等优质项目。园区现有“四上”企业43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2024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4.46亿元。

持续推进南园改造提升。临空产业园南园规划建设面积约8490亩,包括宝象万吨片区、智慧产业园片区和昆明国际印刷包装城Ⅰ期、Ⅱ期,入驻企业有南疆制药、百冠电线电缆、邦宇制药、华尔贝光电等80余家。新区通过持续提升园区配套,为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壮大提供全面保障,推动昆电立电缆、环华塑料制品等企业实现扩产达效,实现新引入的易安飞科技、汉盟制药等企业建设投产。园区现有“四上”企业3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家,2024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63亿元。

着力优环境激活力

近年来,新区临空先进制造业发展局积极落实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工作要求,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搭建协作平台,通过组织企业交流、促进产业链接、加强“银政企”沟通等措施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以“便企、护企、惠企、助企、安企”的服务,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年3月,临空产业园北园企业服务中心揭牌,成为新区直管区内首个园区企业服务中心。依托该服务中心,新区临空先进制造业发展局统筹整合新区服务企业资源,解决企业从招商落地到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类需求,提供全链条、全天候、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进一步缩短服务企业半径、提升服务企业效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成为园区企业“娘家人”。

为促进园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作发展,打通园区供需“内循环”,助力企业拓市场、增订单、降成本,新区临空先进制造业发展局连续多次开展企业服务活动,将园区可能形成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合力,让企业资源和园区服务得到更高质效的拓展与提升。其中,先导(昆明)新材料科技产业园项目和中驰三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实现1700余万元的项目合作。

围绕片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新区临空先进制造业发展局聚焦优化企业服务,着力搭建“银政企”沟通平台,不断完善“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新模式,向金融机构推介重点投资项目,向企业推荐金融产品,实现由项目找资金向资金找项目转变,引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园区企业。2024年以来,该局共组织7场“金融服务”对接会,帮助片区73家企业与金融机构建立稳定、互信、共同发展的良好关系,为康乐卫士、蕾西印务、米利天然香料等项目提供金融支持超过2亿元,为园区企业加快发展注入新动能。

打造临空经济示范区

“我们将立足产业功能区总体定位,全面谋划临空先进制造业区发展,聚焦临空经济,力争把片区打造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具有区域特色的临空经济示范区。”新区临空先进制造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新区将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为核心,围绕临空产业园南北两个片区,做强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积极完善园区要素配套,全面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打造宜居宜业的数字园区、低碳园区、美丽园区,将该园区建设成为新区产城融合核心区。同时,发挥产业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带动作用,深入开发大板桥街道各社区独特资源,发挥“委街融合”优势,重点围绕“新发社区—阿底社区”和“云桥社区—沙井社区”两条线,全力打造南北两条乡村旅游示范带,全面建设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到“十五五”末,临空先进制造业区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基础设施配套更加完善,将打造成为新区经济发展的主平台、改革创新的主战场、开发开放的主阵地,初步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临空先进制造业产业示范集群,成为重要的省级产业园区。

到2035年,临空先进制造业区产业链进一步优化升级,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开放门户地位更加稳固,产城融合发展更加深入,将高质量建成全国一流的临空经济示范区,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临空先进制造业生产基地。本报记者 喻劲猛

  • 展现创新实力 凸显特色优势

  • 新区文创品牌“春天礼”走进西安

  • 新区招商团赴老挝泰国开展经贸交流

  •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云南代表团获佳绩

  • 聚力产业发展 打造示范园区

  • 新区开展“局长上门问诊巡诊”活动

  • 竞赛显身手 赛场练精兵

  • 让“民生清单”变成“幸福账单”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