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快评

创意为笔 绘就老字号新图景​

张三亚

在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2025)上,滇中新区的老字号们以惊艳之姿打破人们对传统品牌的固有印象。从安宁扎染的萌趣小动物作品到海湾茶业的普洱气泡茶,从嵩明刺绣的珠光珠片设计到昆钢老厂区的文创转型,这些老字号用创意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不仅让传统文化“潮”了起来,更探索出一条传统与现代共生的发展路径。

老字号的破圈,关键在于精准捕捉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过去,不少老字号因固守传统、脱离市场而逐渐边缘化,而滇中新区的这些品牌却敏锐地察觉到,当代年轻人既渴望文化认同,又追求个性表达与参与体验。安宁扎染传承人杨成推出20元体验项目,让年轻人亲手制作非遗作品;嵩明刺绣传承人高丽梅在刺绣中加入亮色珠片,使其适配现代服饰;海湾茶业研发小包装普洱气泡茶,契合年轻人便捷时尚的饮茶习惯。这些创新并非对传统的背离,而是在保留文化内核的基础上,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表达,让传统文化从博物馆的橱窗里“走”出来,成为可触摸、可参与、可体验、可消费的生活潮流。

工业遗产的文化蜕变,为老字号升级提供了新的空间维度。昆钢老厂区没有在时代变迁中被拆除废弃,而是以国家工业遗产为基底,打造云南工业文化博览园。高炉集群、火车头广场等工业元素,摇身一变成为文创孵化基地和网红打卡地,既保留了城市的工业记忆,又赋予其文化创意功能。这种转型不仅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更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吸引研学教育、特色餐饮等业态入驻,形成良性的产业生态。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也证明,传统产业的升级无需从零开始,只要善于挖掘自身独特价值,就能在创意赋能下焕发新生。

滇中新区老字号的成功转型,为传统文化传承与产业升级提供了宝贵启示。在创意为王的时代,传统文化不再是束之高阁的古董,而是可以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的宝贵资源。老字号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品牌积淀,这是其独特优势,但只有紧跟市场变化,用创意激活传统,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从杨成“比年轻人更懂年轻人”的理念,到嵩明滇南百草中医药有限公司的苏年春不断迭代滇南百草膏的实践,这些案例都说明,创新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对消费者需求的持续关注,对产品与体验的不断优化。

创意赋能产业升级,不仅让滇中新区的老字号“潮”起来,更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当扎染丝巾成为年轻人的时尚单品,当工业遗址成为文化新地标,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老字号的蜕变,更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美好共生。这条路值得更多老字号借鉴,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传统品牌以创意为笔,绘就属于自己的新生图景。

  • 新区老字号“潮”起来

  • 嵩明县启动高校反诈宣传短视频创作活动

  • 创意为笔 绘就老字号新图景​

  • 公益广告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