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李文波:让蔬菜品质越来越好

采收菠菜。

走进小哨街道矣纳社区矣纳寨村居民小组,一座座白色的大棚整齐地排列在田间,自动浇水设备“呲呲”作响,前来务工的居民三三两两抬着塑料箩筐来到菜地里,开始采收成熟的油麦菜。李文波走进其中一个大棚,仔细查看前不久种下的香菜长势,随后按下手中的遥控器,棚里自动浇水设备便开始浇灌,10分钟后自动结束……一早上,李文波“巡视”了30多个大棚,一天要走2万多步。

李文波是矣纳寨居民小组的“种菜大户”之一,他承包了40亩土地种植油麦菜、香菜、菠菜等菜品,优质的菜品已销往北京、广州、上海、四川等地。在他的地里,一年四季总是绿油油的,每天收获各类蔬菜约2吨。

“收获的背后全是经验积累。”李文波道出了自己的“种菜经”,“蔬菜在不同的成长期需求各不相同,浇水量、农药浓度、施肥间隔时间等都不相同,不同的蔬菜则各有‘脾气’,都需要慢慢摸索。同时,雨水多少也会对蔬菜生长造成一定影响,今年雨水较多,病虫害也就多一些,除了小心防范以外,农药使用也有所调整。”

靠着积累的宝贵经验,李文波的蔬菜种植成活率高,蔬菜长势也好。“天气热的时候,30多天就能收一茬,冬天的时候,成熟期稍长一些,1年下来收6至7茬没有问题。去年和前年行情好的时候每年能赚20万元左右。”李文波告诉记者。

翻土、播种、摘菜……在不同的大棚中,处处是打工居民忙碌的身影。“我想带着大伙都能有份收入。”这是李文波一直以来的愿望,他聘请了10多位附近的居民来帮忙打理大棚,“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可以做除草之类的轻便活计,每天能赚100块钱;收菜这类稍微复杂的工种,我们按称斤计件的形式给工人们算工资,每天能赚130元左右。”大伙都跟他说,要是后续还能扩大种植规模,愿意把亲戚朋友都介绍过来。

近期,他又有了新的规划。李文波说:“再过几天油麦菜就要熟了,如果按照近期的行情还能小赚一笔。今年以来,蔬菜市场供应相对饱和,品质良好的蔬菜才能销路更广,这事儿给我提了个醒,未来还得多往‘精’字上下功夫——让蔬菜品质越来越好。”

本报记者 舒珺珩 文/图

  • 李文波:让蔬菜品质越来越好

  • 传承文化基因 汲取精神力量

  • 乌西社区:精彩活动庆佳节

  • 新发社区:乡村艺术显张力

  • 昆工交通工程学院开展送教活动

  • 凌云社区举行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活动

  • 公益广告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