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水街道乌西社区举行精彩活动庆祝国庆和中秋的到来。居民们用热情歌舞与匠心创作共庆佳节。
活动现场,非遗体验大受欢迎。在“巧手捏面人”摊位,面塑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黄新宝身旁,居民杨凤翠正学着将彩色面团捏成呆萌的玉兔,“大家围着看,一起学,不认识的邻居们一下就熟了。”杨凤翠说。
几步之遥的“剪纸艺术区”,剪纸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启慧巧手翻飞,精美的窗花瞬间成型,吸引了不少人驻足欣赏。一旁的“甜蜜糖画坊”里,糖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章洪以勺为笔,绘出香甜的生肖图案,让孩子们惊叹不已。而在“桂花发簪区”,居民赵玲芝与邻居们一边制作发簪,一边交流心得。
与此同时,主舞台区,熟悉的调门儿响起。由汪世全表演的传统花灯戏一开嗓,台下许多老居民便露出了会心的笑容——这婉转的曲调,是大家共同的节庆记忆。
“能在新家的舞台上,给老邻居和新朋友们唱一曲,很开心。”汪世全说,“我们乌撒庄的文化也跟着一起‘搬’过来了。”从田间地头到社区舞台,变化的是地点,不变的是浓浓的乡情与文化根脉。
对长水街道众多居民而言,这个活动,他们收获的不仅是共庆佳节的快乐,更是与旧友新朋分享新生活、共同创造新记忆的美好瞬间。当非遗遇见团圆,当乡音回荡在宝河家园,这场细雨中的聚会,让未来的生活更有盼头。
本报记者 马逢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