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老师,你好呀。”
“你认识我吗?”
“认识,你在咱们小区教跳舞教得最好了。”
嵩明县嵩阳街道锦绣兰苑小区,54岁的汤亚楼笑呵呵地和82岁的蒋崇芬打着招呼。汤亚楼来自辽宁省沈阳市,蒋崇芬来自四川省成都市。他们在嵩明找到了旅居的意义,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锦绣兰苑小区有许多旅居者,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大多是退休老人。“退休也要把生活过得丰富多彩。”蒋崇芬笑着说,曾是文艺工作者的她虽然老了,但舞蹈功底尚在,于是便带着大家跳舞。在蒋崇芬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旅居老人喜欢上了跳舞,还自发成立“锦绣兰苑小区民族舞蹈队”。蒋崇芬自编自导,教大家跳蒙古舞、傣族舞、古典舞。舞蹈队还在火把节期间参加社区举行的文艺表演,一举夺得了一等奖。“都是60多岁的老人了,还能技压群芳拔得头筹,大家特别开心。”说着,她打开手机,给记者看排练和比赛视频。视频里,不时传出几声严厉的训斥:注意眼神、手抬高、蹲下去……“我很严格,每次排练,都把大家好一顿训。”蒋崇芬笑了。“这叫严师出高徒。”汤亚楼纠正道,“如果没有你的严格要求,舞蹈队怎么可能获得一等奖呢。”
爱钓鱼的汤亚楼3年前来到嵩明就把这当成了故乡。在锦绣兰苑小区,他是为数不多的东北人,也因此成了大家的面食师傅。“对东北人来讲,包饺子、包包子那不是家常便饭吗?”汤亚楼开心地当起大师傅,义务教左邻右舍们做面食。“我徒弟可多了,有一次社区举办长街宴,我一下子教300多人包饺子,那场面可壮观了。”汤亚楼笑呵呵地说。
如今,汤亚楼在嵩明找到了自己的生活节奏,锻炼、钓鱼、教授面点手艺。“别看三鲜水饺简简单单,但如果你不掌握拌馅的技巧和下菜的顺序,那包出来的饺子肯定不好吃。”说话间,汤亚楼已围上围裙,端出小锅,准备教大家包饺子。
在嵩明,像蒋崇芬、汤亚楼这样的旅居者正逐渐增多。他们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候鸟式地住上一段时间就走,而是渴望像本地人一样生活,在陌生的环境里为自己开辟“第二人生”。嵩明完善的旅居政策为他们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在他们看来,嵩明就像一本慢慢阅读的书,每一页都写着嵩明人的朴实与温暖,“只要你愿意停下来,就能在这里遇见属于自己的漫时光。”
本报记者 刘晓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