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滇中新区中关村电子城(昆明)科技产业园云南创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科技感”扑面而来——数字大屏上各类实时生产数据快速跳动,自动化产线上,一块小小的绿色芯片经人工送入上板机完成工序后,自动进入锡膏印刷机、贴片机……到最终完成全部工序,变身为公司的核心产品:C01D电子雷管芯片模组。
数字化转型成效逐渐打通企业研发、生产、流通等环节,有效破解传统生产流程中面临的生产工单派工困难、车间过程管控不足、现场透明度不高等痛点。“过去生产主要依赖人工进行全流程作业,容易在人工、机器、物料匹配上出现差错,比如物料缺失、贴片错位、设备内部状态无法实时掌握等,这些失误增加了生产成本。”工程师刘超说。
自今年4月启用数字化生产以来,这些情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工作人员只需要将物料二维码扫码上传至数字化信息系统后,这些物料便有了‘身份证’。它们能够根据不同的工艺路线灵活组合,并在生产流程乃至市场使用的全过程中被持续追踪。”刘超介绍,整个数字化系统构建了4个核心层级:数据建模层、策略层、功能层、数据分析层。数据建模层负责采集物料基础信息与工艺路线;策略层则聚焦生产全局管控、设备状态监控和质量监控;功能层负责执行生产具体流程、质量管理细节和设备运行情况检测;最终在数据分析层中对所有数据信息进行汇总统计,实现生产全流程的可视化管理。系统运行以来,电子雷管芯片模组生产效率提升30%,成本下降5%,产品合格率达到99.97%。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该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应用场景多元化拓展。本报记者 舒珺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