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尤祥能 喻劲猛
截至目前,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安置征迁协议签约率达91.55%,提供3个小区共1529套现房供涉及搬迁群众自由搭配选择,定向提供工作岗位845个……亮眼的成绩单源自滇中新区全体征迁干部放弃双休日和节假日,认真践行“三法三化”“三个马上”要求,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以舍我其谁、时不我待的劲头把一张张“规划图”变成“施工图”。
拿出“绣花功夫”
当好“施工队长”
滇中新区长水街道乌西社区乌撒庄、花箐社区严家庄,注定要在昆明打造国际航空枢纽的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站在位于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北面的建设工地上,旌旗猎猎、机声轰鸣,几百台工程设备同时作业,一幅大开发、大建设的壮美画卷在滇中大地徐徐展开。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是支撑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实施民航强省战略的重点项目,是昆明打造国际航空枢纽的标志性项目。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按满足年旅客吞吐量9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起降63.3万架次设计,机场工程总投资估算为640.7亿元。
2022年11月,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先行用地安置搬迁工作启动,吹响了项目建设大干快上的“冲锋号”。滇中新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昆明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积极作为、以学促干,深入开展滇中新区“焕发新气象 展现新作为”思想解放大讨论和“大调研、解难题、抓落实”工作,拿出“绣花功夫”,当好“施工队长”,把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安置搬迁作为服务保障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号工程”来推动落实。
聚焦切实保障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用地需求,新区成立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安置搬迁工作指挥部,高位统筹各项工作,以最快速度从各部门抽调组建了一支由240余人组成的安置搬迁突击队驻扎一线,“一顶草帽、一卷量尺、一本民情记录本”成为征迁人员标配。
2023年4月1日,滇中新区正式启动安置搬迁工作。安置搬迁指挥部建立起“每日一简报、每周一周报、特殊紧急问题随时报”的督办推进落实机制和督查调度机制,将时间表、路线图、征拆情况张贴在墙。通过“晾晒比”,倒排工期、倒逼进度,形成“服务闭环、任务闭环、责任闭环”。加强与中石化、中石油、南方电网、空管局等单位的深入对接,建立无缝对接机制、定期会商机制,合力提速项目建设。
指挥部使用“项目征迁进度大数据库微信小程序”,从任务目标、土地信息、被征迁人员信息、测绘、评估、造价、现场照片、签约、补偿、房屋安置等方面,实现对安置搬迁工作进行系统化、数字化、流程化管理。以数字化赋能精准管理,既提高了安置搬迁工作质效又能实现全流程有据可查、便于监督。
真情服务有温度
精准安置有力度
“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先安置后征迁,依法保障搬迁户合法权益。”按照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滇中新区党工委书记刘洪建的工作要求,新区上下大力推动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认真践行“三法三化”,以“一线党建”引领安置搬迁工作开展,严格按时序要求切实保障长水机场改扩建工程用地需求。
新区打破传统“先拆迁、后安置,先选号、再抽房”的方式,大力推行人性化拆(搬)迁理念,创新制定“先交房、先选房、先抽房”激励机制,拿出3个小区的保障房实行现房安置,首批次安置共向群众提供云天苑、云翔苑、宝河家园3个小区共1529套现房供群众自由搭配选择,让群众搬得放心、住得安心,促进安置搬迁工作取得实效。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以往人们耳闻的大多是“先搬迁后安置”,可滇中新区“先安置后搬迁”的做法却让人眼前一亮,折射出的是两种不同的搬迁理念。滇中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每日轮流驻扎现场督导调度,多次到工地、拆迁安置现场调研、检查工作。安置搬迁工作指挥部前置到搬迁社区和村组,全体工作人员力量下沉安置搬迁工作一线,了解群众诉求、掌握实时情况,坚持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全体征迁干部俯下身子、迈开步子,深入群众家中,讲政策、解疑惑,全力解决群众提出的困难和问题,打消群众恐惧、消除群众顾虑,还制作了政策口袋书、《又见乌西》小视频,用真心换取群众最大程度的理解和支持,做到“阳光征迁”、平稳征迁、和谐征迁。
4月30日,新区顺利完成省委、省政府明确的5713亩建设用地征迁和供地任务(实际完成6503亩),为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昆明长水机场工程指挥部于9月28日提前2天圆满完成“2049”平台(桥建合一段)施工任务,实现“9.30”节点目标争取了时间,全力保障了机场改扩建工程顺利推进。
“半年前,从房屋、鱼塘遍地,到现在的机器轰鸣、车水马龙……发生过的一切还历历在目。”10月2日,中铁北京局集团云南分公司在向滇中新区管委会发来《感谢信》中表示,“所有安置搬迁工作人员的付出我们都不会忘记,发展的滇中我们有幸见证了。”
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安置搬迁长水街道工作组全体成员放弃双节假期、坚守岗位,围绕“征地”和“动迁”两项重点工作挂图作战,按天分解任务,按小组下任务指标,明确任务专班专人包保。坚持每日调度,每天17时召开工作调度会,督查工作进展并研究解决当日问题,做到问题不过夜。加大回迁安置房参观宣传工作,抓住群众“双节”在家契机,组织群众实地参观回迁安置房,让群众实地了解安置房情况,在现场设置回迁安置咨询宣传点,及时解答群众关注安置问题,全力推进安置搬迁工作,确保按时序完成各阶段任务。
“长水机场改扩建工程建设红线范围涉及5个社区、8个居民小组约2200余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安置搬迁工作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安置、补偿协议签约率已达到91.55%。
自5月2日启动选抽房工作以来,截至9月6日,累计完成分房263户,其中245户已拿钥匙领房,并已发放临时安置第一次过渡费。
有序推进征地、动迁工作的同时,滇中新区高度重视搬迁群众就业工作,积极协调联系就业岗位安置待就业群众,促进群众增收,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切实增强群众归属感和幸福感。共协调机场集团、安置房小区物业公司、辖区112家重点企业,为涉及搬迁群众定向提供岗位845个。目前已安置群众就业225人。
支部建在项目部
党旗插在工地上
为了做到依法依规征迁,确保“工程建好、干部不倒”。滇中新区强化党建引领,在安置搬迁现场指挥部成立临时党支部,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讲政治、比学习、比作风、比成效。
临时党支部定期组织拆迁、评估、审计、公证等中介机构和指挥部工作人员开展法规政策培训、廉洁教育,强化搬迁政策法律法规培训学习及宣传。
指挥部推行“党建+项目”工作模式,做到“支部建在项目部、党旗插在工地上”,各工作组成立党小组,党员攻坚克难、冲锋在前。党组织坚持在一线锻炼干部、锤炼作风、考察识别干部,集中精锐力量攻坚克难、大干苦干,推动各个时间节点任务全面有序完成,切实把机场改扩建安置搬迁工程建成标杆工程、廉洁工程、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