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在滇中新区长水街道花箐社区严家庄民宿里,一场汇集了街道党政领导、相关部门、民宿负责人和旅居游客的产业座谈会热闹举行。
会议首先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长水街道党工委书记谢文邦说,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为严家庄民宿业提升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街道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产业提质增效做好服务”。
山窝窝精品民宿负责人杨俊告诉记者,自己曾在大理、丽江等地都做过民宿运营。与这些热门旅游地相比,严家庄是一颗“新星”,“紧邻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古树、古村保存完好,以昆明传统‘一颗印’建筑为基础进行入住体验提升,再叠加民营经济利好政策,我的信心更足了。”
在严家庄,不见即花、山水悠鸣、片云归等16家民宿稳定运营,以青堂为代表的特色餐厅生意也挺红火——昆明人将这里誉为“后花园”,游客们将这里比作“闲适云南生活体验的前站”。
据悉,严家庄超50%的民宿为本地村民提供工作岗位,让村民不离家就有收入。更有村民开放自家小院,拿出煎炒绝活,办民宿或餐厅。
入秋后,村民李正洪开办的乡村餐厅客流量渐长,“野生菌土鸡炊锅是招牌菜,自养土鸡搭配新鲜蔬菜,客人特别喜欢。”李正洪告诉记者,随着村里民宿业兴起,游客越来越多,严家庄越来越热闹。2020年,“老昆明炊锅”正式开张,“与天南海北的游客交谈特别有趣。尽管我已经58岁了,还是觉得人不老、想做的事情很多。”李正洪说,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做起了游客生意。
每逢周末,村民们摆摊出售自家果园出产的西瓜、脆桃、苹果,还有自种的白菜、小瓜。夏秋两季,还会售卖新鲜自采的野生菌,村里还开起了咖啡馆。“我们几个老姐妹在咖啡馆门口晒太阳、聊天、打扑克,也享受享受年轻人的活法。”村里的老人们说起村里的新变化,乐得合不拢嘴。
“民心所向就是工作方向。”谢文邦告诉记者,为护航严家庄民宿产业发展、助推民营经济的壮大,长水街道列出问题清单、逐一分解、明确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切实解决民宿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绊脚石”,通过建立非公党支部拓宽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渠道,及时掌握企业诉求,优化营商环境,做好民营企业贴近服务,“严家庄民宿品牌需要统筹打响,客流承载力也需要进一步增强。”
目前,严家庄排污、灯光等公共设施完善工作正全力推进。
本报记者 熊瑛 通讯员 王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