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电东送”累计送电量突破1.5万亿千瓦时,送电规模全国第一

云南为长三角地区不断输送绿色能源

工作人员正在检视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白鹤滩水电站右岸(云南侧)14号机组运行情况。 本报记者 雷桐苏 摄

  本报记者 段晓瑞

  川滇交界的金沙江峡谷中,白鹤滩水电站巍峨耸立,滚滚江水昼夜不停地驱动着巨大的水轮发电机组,为长三角地区经济绿色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截至目前,累计发电量已突破1000亿千瓦时。

  30年来,千里绿电浩荡出滇,跨越数千公里,为东部地区发展注入稳定、低价、绿色的云南电。30年来,云南建设守护着跨越山海、联结西东的大动脉,“西电东送”累计送电量突破1.5万亿千瓦时,“西电东送”规模全国第一,累计为东部地区减少标煤消耗约4.8亿吨,减排二氧化碳12.8亿吨,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东西部地区协同发展注入绿色动能,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勇担使命   绿电东送助双赢

  1993年8月3日,鲁布革—天生桥22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顺利投产,云南开始向广东输送季节性电能,成为国内“西电东送”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省份。

  30年来,我省持续深耕“西电东送”市场,送电规模持续扩大。1993年通过鲁布革电厂开始向广东送电,2010年通过向家坝电站开始向上海送电,2014年开始向广西送电,2019年通过南方电网大平台向海南送电,2022年,白鹤滩电站开始向浙江送电。

  “十三五”期间,云电外送电量突破6600亿千瓦时,是1993年至2015年送电量总和的1.5倍;2020年6月21日,“西电东送”电量累计突破1万亿千瓦时;截至6月30日,“西电东送”累计送电量突破1.5万亿千瓦时。

  规模由小到大,周期由季节性向全年送电转变,不断上扬的曲线,勾勒出云南“西电东送”的累累硕果。在广东,每6千瓦时电就有1千瓦时来自云南;在上海,云电占其最高用电负荷的近十分之一。“西电东送”为广东、广西、上海、浙江、海南等五省区市经济腾飞提供了强有力的电力支持。

  刚结束不久的杭州亚运会上,所有场馆首次实现绿电供应,其中,白鹤滩和溪洛渡电站送出的绿电功不可没。10亿余千瓦时云南电注入浙江,助力零碳办亚运,成为绿色低碳发展的一次有益探索。

  “双碳”背景下,“西电东送”在延续历史责任的基础上被赋予新的使命,成为能源建设绿色低碳转型的中坚力量。

  加大统筹   稳定送电有保障

  在持续推进“西电东送”的进程中,云南不断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建设,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西电东送”持续稳定送电打下坚实基础。

  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糯扎渡等12座装机容量超过百万千瓦的“大国重器”相继投产发电,全省水电装机达8202万千瓦、居全国第二位,全国排前10位的水电站,有7座在云南,特别是白鹤滩水电站建成投产,创造了六个世界第一的纪录。

  今年以来,面对来水不足、水电大幅降低等因素导致的电力供需严峻形势,我省在持续加快推进电源建设,优化电力运行调度和负荷管理的同时,加强与国家部委、南方电网、广东等受端省区沟通协调,统筹省内用电和“西电东送”,最大程度保障电力供应平稳有序,牢牢守住了不拉闸限电底线。

  据了解,全省新能源累计发电装机达2486万千瓦,成为全省第二大电源和最大增量电源,1至9月,全省风光发电新增并网装机110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并网装机排名全国第三。1至9月,全省用电量达1820亿千瓦时左右,同比增长2%,有力支持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与此同时,我省持续动态优化“西电东送”枯汛统筹机制,实现金沙江下游电站枯期留存电量115亿千瓦时、较年度计划多7亿千瓦时,支持我省枯期电力保供。截至10月10日,今年“西电东送”电量累计超过1094亿千瓦时,有力保障南方区域电力安全。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滇中新区第9次主任办公会议提出~~~
“西电东送”累计送电量突破1.5万亿千瓦时,送电规模全国第一~~~
新区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
~~~目前已完成土地收储1743亩,完成土地供应40宗
~~~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瞭望台
   第03版:在滇中
   第04版:纵深度
牢牢把握“三新一高”战略导向 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和安全发展
云南为长三角地区不断输送绿色能源
书写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新篇章
嵩明县全力推进多个大项目建设加速落地
滇中新区直管区召开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推进会
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
重庆两江新区发布45个工程项目鼓励民营企业依法依规参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