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

  胡斌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既看‘高楼大厦’,又看‘背阴胡同’,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年轻干部应戒掉浮躁气、沉下心,在深察民情、找出症结、解决问题中推动调查研究走深走实。

  开展基层调查研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是个良心活儿。年轻干部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要专门看看“没有准备的地方”,多搞一些“四不两直”的随机式调研,坚决杜绝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调演”作秀,擦亮“实事求是”底色,不“虚情假意”待群众、不“虚头巴脑”走过场。经常到群众意见多、矛盾多、风险多的地方看看,走进群众家中,坐一坐,唠唠嗑,倾听最真实的百姓声音,耐心了解群众最现实的诉求期盼,摸透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从中提炼经验、汲取养料、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新思路和新对策。

  基层是蕴含经验智慧的宝库,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金钥匙。年轻干部是否用心用情倾听心声、是否用力用行研究问题,都检验着自身的担当精神,体现着工作的扎实作风。在开展调查研究时,通过聚焦治理的“难点”、民生的“痛点”、政策的“堵点”,善用“群众语言”,才会站在群众的立场上,用群众的眼光看待问题,知道群众为什么急、急在哪里,才不会高高在上发出“何不食肉糜”的疑问。所以要敢于“问”,虚心向人民拜师,不能只满足于从现有资料中提炼成果,更要用双脚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在接地气、融进去中辨是非、取真经,寻良策。

  调查研究不是煮“夹生饭”,也不是光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年轻干部要深刻认识抓调研成果转化就是抓落实,对能立即转化的调研成果,要起而行之、紧抓快办,对需长期推进的,要保持战略定力,时刻坚持以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标尺,真正把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履职清单”,深入思辨,推动问题从“纸面陈述”到“落地解决”,扎扎实实做好调查研究的“后半篇文章”。

  (作者单位:中共昆明市官渡区委组织部)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滇中新区第9次主任办公会议提出~~~
“西电东送”累计送电量突破1.5万亿千瓦时,送电规模全国第一~~~
新区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
~~~目前已完成土地收储1743亩,完成土地供应40宗
~~~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瞭望台
   第03版:在滇中
   第04版:纵深度
牢牢把握“三新一高”战略导向 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和安全发展
云南为长三角地区不断输送绿色能源
书写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新篇章
嵩明县全力推进多个大项目建设加速落地
滇中新区直管区召开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推进会
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
重庆两江新区发布45个工程项目鼓励民营企业依法依规参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