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昆隆重召开,省政府工作报告总结2024年成绩客观实在,部署2025年工作措施有力。连日来,滇中新区各部门各单位认真学习贯彻省两会精神,大家表示,省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务实具体、鼓舞人心的好报告,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齐心协力、实干担当,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区实践,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围绕“三年上台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云南经济转型成“形”起“势”,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迈出新的坚实步伐。2025年,要确保完成“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的任务。
“2024年,滇中新区直管区经济发展呈现回暖向好、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2025年,恰逢滇中新区获批成立10周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新区经济发展局局长林鸣表示,今年将突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新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低空经济、智能网联等未来产业。以昆明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为契机,加快构建“枢纽+通道+网络”的枢纽经济。
“2025年我们将全力推进未来交通科学城建设,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布局培育未来产业。”滇中科学城管理局局长朱恒俊表示,将用好山东大学云南研究院、未来交通创新研究院等科创平台,推动科研攻关,促进科技创新,实现成果转化。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加快空天智行小镇项目建设,推进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持续推动低空飞行服务管控平台建设,推进无人机研发制造、检验检测、维修保养、总部经济等业态。
“我们的数字化信息系统预计今年3月将投入使用,建设的专家工作站今年上半年将有实质性进展,同时将加速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为打开南亚东南亚市场奠定坚实基础。”云南创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全生信心满满地说。
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园区经济发展
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2025年要狠抓重点项目建设,提速渝昆高铁、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
“政府工作报告吹响了加速建设的‘冲锋号角’,我们将开足马力、抢抓机遇,全力推进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项目建设。”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姜文忠表示,2025年,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项目将强化工程要素保障,抢抓实体工程进度,持续推进飞行区、中央站坪区、北工作区地基处理及土石方工程,加快推进飞机维修基地工程完成桩基施工,推动东二跑道5月建成、11月投用,完成航站区2096平台、北工作区2048平台填筑,并加快航站楼桩基及主体工程建设,确保年内基本完成航站楼混凝土结构施工。
“2025年我们将继续全力服务和保障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渝昆高铁建设,持续做好安置搬迁收尾工作,为实现‘空铁’、‘空公铁’联运打牢基础。”新区航空现代服务业发展局局长孙志勇表示,“依托航空枢纽和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势,将围绕航空物流、航空食品、机务维修、高端商贸等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助推产业聚集、园区发展,深度激发‘临空+跨境+口岸+枢纽’叠加优势,联动国内和南亚东南亚两大市场,助力新区成为全省对外开放新高地、辐射中心重要支点。”
“今年将全面加强林地要素保障,全力保障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渝昆高铁、东西部产业转移等重大基础设施、民生项目建设。”新区林业和草原局局长李雄彬说。
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
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启动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推动厅局长坐诊、巡诊、上门问诊,抓好10件惠企实事,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2025年我们将展现新作为,在推进政务服务改革中争先进位。”新区政务服务局局长李锐表示,将持续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提质工作,聚力营造经营主体“放心”的投资市场环境、“安心”的建设生产环境、“省心”的办事政务环境和“舒心”的发展经营环境,打造“真新服”营商环境新品牌,不断擦亮新区驻企服务“金名片”,将“局长定点坐诊”升级为“局长上门问诊”,用心用情用力提升助企纾困“准度”和服务企业的“精度”,千方百计让越来越多经营主体留得下、长得大、发展好。
“今年将进一步筑牢新区生态环境安全底线,优化‘环保管家’服务,加强环评要素保障,提升环评审批效能。”昆明市生态环境局空港分局局长孙路昆说。
“我们将持续通过定期上门拜访企业,协调解决生产难题,提供优质营商环境和发展环境,持续培育优势支柱产业。”云南滇中新港资产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记者 喻劲猛
李燕 舒珺珩 马逢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