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关注
打“飞的”上下班,“空中快递员”上岗、冒着热气的外卖从天而降、无人机精准执行喷洒农药的任务……科幻电影里曾出现过的理想画面,正一步步照进现实。
云南具有发展低空经济的运用场景优势和市场需求。昆明市和滇中新区高度重视低空经济发展,正抢抓新赛道带来的新机遇,将在新区打造低空经济总部聚集区。低空经济赛道,云南该怎么飞?如何推动云南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年省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围绕云南低空经济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省人大代表、滇池度假区党工委书记李绍俊建议,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市场主体、推动产业融合、加强人才培养、创新政策支持等多方发力推动我省低空经济的发展。比如,加快通用机场和低空航线的建设,完善低空空域管理,提高低空飞行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一批特色通用机场或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起降点。将低空经济与旅游业、物流业、农业等产业深度融合,开发空中观光、空中摄影、空中救援等特色服务,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低空经济产业链。
省政协委员、云南永盛会计事务所所长李枝启带来了《关于云南低空经济发展的定位和建议》的提案。他认为,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人才培养和引进的长效机制,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和激励机制,鼓励相关主体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运用转化,融合云南特色和优势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安全保障措施,与缅甸、老挝、泰国等邻国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等,推动云南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张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