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写字楼中的日光灯逐渐熄灭,滇中空港商务广场悄然转换身份。20时整,地面光带如星河漫涌,白日职工们西装革履的上班场域,此刻变化成另一种生活场景。
四叶咖咖啡店前的花坛石阶上,三两人影闲坐笑谈;漕河公园内,音乐声欢快响起;羽毛球划破夜色,自行车少年飞奔而过;一位父亲弯腰扶住骑四轮滑车的幼童,向前推了一把;假山叠石处,孩子们正爬上爬下……
近日,记者在晚间的驿桥路看到,滇中空港商务广场二期建筑化作巨幅画布,“七彩云南”“春城昆明”等巨大字幕从楼宇高处滚动而落,随即幻化成金马碧鸡坊、陆军讲武堂、大观楼等昆明人最为熟悉的地标建筑……滇池岸边花开叶落、四季更迭,当湖水波纹在玻璃幕墙漾开,树影下响起低呼:“快看!海鸥飞出来了!”
“还是会欣赏这场灯光秀的。”刚刚随甜美音乐舞过一曲的退休教师朱阿姨坐在花坛边,仰头看着不断变幻的光影,“只要不下雨,每天晚上都要过来。从我家走路过来也就几分钟。”她向跳得正美的姐妹们点点头,“我们几个是长水街道五甲居民小组的。”
许晓平是云南滇中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建设部副经理,他向记者介绍了灯带布置的奥秘,“要让20层高楼跳起舞,得先当个‘灯光裁缝’。灯光亮化项目在楼宇外墙侧缝处藏着数千枚纽扣大小的LED灯珠。”正是这些隐形画笔,让菠萝、芒果等热带水果的轮廓和普洱茶树等云南特产在高空中饱满浮现。
“特意把云南装进8分钟里。”云南滇城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楼宇物业负责人鲁宣国在控制室凝视屏幕,孔雀翎羽掠过楼宇的刹那,广场一侧正响起节奏强劲的舞曲,幕墙间跃动的舞者和广场的舞者合力释放出滇中新区夜的活力。
记者从滇中城投公司了解到,滇中空港商务广场灯光亮化项目的设计考量涉及几个层面。“我们主要考虑了城市的尺度:让机场高速和320国道上行驶的车辆在千米外捕获‘春城昆明’的问候,通过展示云南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及时传播地方特色文化;街道的尺度:周边居民能远远看见滇中商务广场的轮廓和声色,愿意来散步、休闲,与新区居民共享优质空间;人的尺度,在楼下散步时,光线柔和适中,能够照亮路面,既提供安全的行走环境,也不至于刺眼。”片区物业服务负责人吴姗说。
吴姗告诉记者:“灯光秀吸引了过往行人的目光,只要天气好,每晚都有数百人流汇聚。这是新区形象的一张‘名片’,不仅为片区发展引流,也对招商和夜间经济发展有积极影响。”
“饼干来喽!”一对夫妇打开塑料袋,把从家里带来的食物分给玩耍的孩子们。假山石边,他们的儿子和小伙伴正玩得开心……21时50分,随着楼体渐暗,散步的人群、尽兴的舞队准备归家。记者行至大板桥地铁站回望,滇中空港商务广场化作一片温润的光岛,通往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的高速公路上仍有车辆放缓速度——那是过路人正捕获最后一帧流光溢彩。
本报记者 马逢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