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一定要到云南来玩哦,真的很凉快,是避暑胜地。今天直播间的福利已经准备好了,我们先上一个云腿小酥。3、2、1,上链接。”8月5日,记者在大板桥街道新发社区看到,由传统土坯外墙乡村民居改造的宽敞直播间里,网红主播沈万一正在进行“在地好物”介绍。耗时6个小时的直播活动,共卖出上百万元云南农特产品。
“这个距离昆明长水国际机场18分钟车程的小村庄,我们要把它打造成云南生活方式第一站。”在经过改造初具规模的“新发村·拾翠山谷”,云南拾翠旅游景区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璐表示,这片沉寂多年的“一颗印”老建筑群正在重获新生。
“新发村89栋闲置农房被重新激活。其中,45栋已经和主理人签约,正在进行‘一院一品’改造。”陈璐介绍。
在村口,记者看到一栋很小的不规则农舍,窗明几净,水电俱全。据了解,是一对来自山东的中年夫妻一砖一瓦、亲手改造的。“原来是个猪圈,现在完全看不出来原来有多么破烂。”陈璐告诉记者,“他们也是来新发村旅居的,将使用这个空间开一家中式茶饮小店。”
据悉,新发社区辖区面积30.2平方公里,下辖8个自然村,新发村是其中之一,有100余户常住人口,是个传统农业小村落。居民主要收入来源依靠种植小瓜、荷兰豆、西兰花和玉米等农作物。“大部分居民盖了新房子,原来的旧居就空出来了。”大板桥街道经济发展办主任张露婷介绍。
去年6月以来,云南拾翠公司与新发社区、新发村小组进行三方合作,将村民闲置的老房子租下后进行改造,以“主播旅居,带货云南好物”为主打业务,通过“云南好物好生活”直播中心及供应链平台盘活了这个原本寂静的传统小村。
截至目前,该企业共投入千万元资金改造原有水电管网,并把仓储配套在9.5公里之外的普洛斯云南物流园——主播在线上介绍货品,团队工作人员把接单信息发送到“云仓”,“上午下单,下午发货”的时效破除了以往乡村电商在物流方面的障碍。
新发村距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仅8公里,具有18分钟车程的“近交通节点”优势,离滇中新区核心居民聚集区长水航城只有5分钟车程。“从昆明市区到这里也只要40分钟。”陈璐介绍。
老村东侧山林谷地围绕,鸟语花香;南侧良田新宅,生活富足;西侧毗邻银昆高速和新320国道,交通便利;北侧直通周家山,具有天然的步行环道,可徒步穿越山林到杨桃箐老村。
“收快递,叫外卖,甚至叫代驾都很方便。”已经入驻“拾翠山谷”的“青云香舍”主理人、中医香疗法昆明市级非遗传承人法云告诉记者,新发具有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契合旅居者“既要山水意境,又要即时快递”的实际需求。“云南拾翠公司介入后,改善了村庄基础设施条件,也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法云说,他正积极“扩张地盘”,香疗2号、3号小院也已签约并开工修缮。
带着自家产品的非遗传承人和具备供应链的成熟企业一相逢,立刻耦合的是对文化符号的“直播化转译”:非遗香膏从瓷瓶换成竹壳包装,复购率翻倍。“我们原本是做线下的,在传统工艺方面很有经验,再经由场景化直播,立刻重构和提升了产品价值。”
针对云南主播以往“找场地难、设备贵、供应链散”的痛点,云南拾翠公司推出“KPI绩效”模式:单场直播商品交易总额超10万元,免直播间使用费;超20万元,连住宿费全免。截至目前,该模式已吸引40余位头部主播来此旅居、创作,头部主播已带火冻干玫瑰等“爆品”。
基于如此成熟的直播模式,该如何激活本土“新农人”?这是滇中新区、大板桥街道、新发社区和企业都在考虑的核心问题。
在凤庆县白云村,旅居主播大乖将老电站改为直播间,免费培训村民直播。村民毕秀香从茶农变身出镜主播,跟着大乖出镜1小时挣10元,自家茶叶还卖到了全国。这种“旅居主播+本土新农人”模式,正从白云村逐渐外扩……新发村非遗工坊也将逐步吸纳村民成为助播和手艺人。
“我们希望能和企业深度合作,对辖区有意愿的居民进行培训,让他们更熟悉电商直播方式,未来有机会成为能带货本土特产的乡村主播。”张露婷说,大板桥街道将积极培育村干部、返乡青年成为“大板桥推荐官”,让乡村振兴真正拥有内生动力。
前不久,大板桥街道积极争取98万元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该笔资金将专项用于“新发村·拾翠山谷”基础设施建设。
旧瓦檐下,新发村的夜晚依然明亮。直播间里,冻干玫瑰订单不断发向云仓;一墙之隔的办公室,从成都赶来的主播正和陈璐谈合作;住进新家的村民朱家旺愉快地查看手机银行刚入账的老房租金……凉爽、安静的小村庄被直播电商的“数据流”灌溉出新生机。
本报记者 马逢萃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