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 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花卉种植者幸更林——

日子过得像玫瑰花一样

每天早上7时不到,天刚亮,在小哨街道矣纳社区“海洋之心”玫瑰花种植大棚里,已经传出了此起彼伏的采摘声,幸更林和工人们在仔细检查每一枝玫瑰花的生长情况后,手握根茎,剪子“咔嚓”一响,剪下玫瑰放入身旁的桶中。

“有的花半夜就悄悄开了,这样的花保鲜期短,就不能采摘了,全部花瓣都紧闭代表还未成熟,也不能采。边缘花瓣已经适当舒展开、中间的花瓣呈现出淡紫色的玫瑰花,就基本可以确定能够正常开花,这样的花才能采摘。”幸更林拾起手边的几朵“海洋之心”玫瑰,向记者介绍采摘“秘籍”。

幸更林是矣纳社区矣纳寨村居民小组里有名的种花高手之一。在30亩的大棚中,种植了“高原红”“艾莎”“骄傲”等玫瑰品种,A、B级鲜切花占比一半左右。

幸更林总结了自己成为种花高手的秘诀:做“长期主义者”,大胆尝试、耐心总结、不怕吃亏。

2021年,幸更林开始尝试种植玫瑰花,他算了一笔账:“小哨街道的气候、降水量、土地肥力均适合种植玫瑰花,且矣纳社区距离斗南花卉市场开车仅需要40分钟左右。从成本角度看,玫瑰花从育苗到采摘销售大概用时6至8个月,每亩地投入资金3.5万元左右,长成后每年可以采摘5至6次,每亩地每年可以赚3000至5000元。”

在玫瑰品种的选择上,幸更林有着自己清醒的判断和长远考虑。他说:“我走访了周边和其他地方有经验的种植户,有的种植户只选择跟风种植‘网红’类的玫瑰品种,没过几年,‘网红’不红了就得改换种苗,造成亏损。我选择的品种属于大众类别,每年价格波动不算大,可基本确保每年都小有盈利。”

谈及未来,幸更林既有信心又有期待:“收货的商家反馈我家的花品质不错,有部分品质较好的已经进入国际市场销售,这是肯定也是鼓励,我想趁着滇中新区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的机会,请专家给我指导一下,再提升一下玫瑰花的品质。”

本报记者 舒珺珩

  • 坚守为民初心 建设绿美新城

  • 报头

  • 昆明国际花卉展19日开展

  • 昆明连续3年入选“投资热点城市”

  • 与新区同频共振一起成长

  • 昆明机场改扩建工程T2航站楼主楼即将封顶

  • 导 读

  • 日子过得像玫瑰花一样

  • 自主创新底气足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