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 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滇中新区坚持“建新区即建新城”理念——

聚力打造美丽和谐品质新城

本报记者 喻劲猛

近年来,滇中新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城市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围绕国家赋予新区的战略定位,坚持“建新区即建新城”理念,努力走出一条“以产为主、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新路子。

聚力打造美丽和谐品质新城,新区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城乡绿化美化等工作,以“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为工作标准,构建起“54321”城市管理模式,着力打造“精绣先锋 精致城服”城市治理品牌,推动城市形象持续改善。

以人为本“绣”出城市温度

滇中新区坚持党建引领,高位推动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新区领导多次率队调研直管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及城市美化绿化等工作,要求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以“绣花功夫”高质量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外提“颜值”、内强“品质”,全面改善城市风貌和人居环境,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生活圈,推动新区“人、产、城”融合发展。

2024年底至今年初,长水街道22个社区党组织根据群众诉求并结合实际,使用下拨的党组织服务群众项目专项经费,开展了修建凉亭、修缮路面、绿化美化、增设安全监控等工作,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和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

“这个亭子盖得好,为我们老年人服务,不管是晴天阴天或是下雨天,在院子里有个坐处。”长水街道宝河家园小区住户张琼英说。

安居才能乐业。2024年3月,新区3个项目3623套“保交楼”实现全面交房,在全市率先完成“保交楼”任务。截至2025年9月,“保交楼”项目已办证3334套,办证率92%。近年来,新区已建成6个保租房项目4489套,正在推进3个保租房项目4518套;建成公租房项目共7660套,制定分配运营管理工作实施细则,保障公平分配,累计分配入住5606套,入住率73%。

提升城市品质,新区实施直管区雨污分流改造提升三年行动,一期已完成45个庭院改造,初步实现片区内雨污分流。同时,新区坚持以“构建内畅外联交通体系”为目标,聚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道路交通系统,并完成坝新公路、兔张公路、兔白公路等11条道路约64公里的交通安全设施修复,整治消除25条农村道路安全隐患点61个,完成2024年30户以上自然村15条32.33公里通村公路硬化,解决西冲、一朵云、板桥等10多个社区群众出行难问题,道路沿线群众纷纷为这一民生工程点赞。

“人行护栏杆与杆的间隙精确控制在0.11米,能防止儿童头部卡住。”新区直管区在城市家具设置和管理方面,也在细节上下足功夫,做到“处处方便人,以人为尺度”。新区城市家具依照“规划引领、品质建设、精细管理”标准,确保在满足使用功能、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彰显城市特色,丰富景观风貌,为市民营造宜居舒适的家园环境,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品质。

生态为底“绣”出城市绿色

近年来,滇中新区坚持以“绿美新区”建设为引领,统筹推进绿化美化与功能提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区直管区实施绿美城市建设三年行动和公园城市建设三年行动,重点推进临空产业园和长水航城片区22条市政主干道路及8个节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截至2025年9月,累计完成绿地建设56.27公顷,其中公园绿地建设12.27公顷,建成43个“口袋公园”、18个绿美社区、2个绿美街区、5条绿美街道、11公里绿道,栽植乔木13134株,种植灌木地被42.63万平方米,开展“山桂花”“观叶白蜡”试点种植,新区建成区绿地率由2022年的23.8%增长至30.14%,城市环境得到明显提升。

“如今家门口就有公园,幸福感提高了,每天下班之后可以带着孙女来玩一玩,有时候可以约着朋友来坐坐。”在大板桥工作多年的王先生对生活环境的变化深有感触。

新区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24年,新区直管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40%,同比上升6.89个百分点;新区纳入考核的4个市控断面水体优良率达100%,牛栏江流域3个断面、滇池流域1个断面和宝象河水库均稳定在III类水质;新区直管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40%,同比上升6.89个百分点。

清晨,10余辆新能源纯电作业车辆行驶于滇中新区大街小巷开展环卫清扫、垃圾收运等工作。这些绿色装备还与智慧城服管家信息化管理系统形成联动,通过作业车辆管理系统实现实时轨迹追踪与智能调度,让作业效率提升30%以上,成为新区打造“智慧宜居现代化新城”的实践。

滇中新区“城市大管家”项目于2024年11月正式启动以来,通过创新应用“固废处置+城乡环境治理”全产业链一体化运营服务新模式,正在悄然改变新区的城市面貌。截至今年7月,保洁开荒总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总清扫面积超过270万平方米,累计清理杂物垃圾超50吨;移栽抢救绿化乔木550余棵,完成绿化提升专项工程10余项;累计修复破损路面约2000平方米,安装291盏新路灯;4个居民小区成为垃圾分类“2+2”示范小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成本同比降低超15%……

一组组数据显示,新区正持续推动人居环境焕新、城市综合治理成本下降,以科技赋能持续提升新区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产业为基“绣”出城市活力

大板桥街道云桥社区的杨学美每天做两份工作,上午在滇中新区人才公寓做保洁,下午回家略做休息,19时再到顺丰物流园做保洁员,月收入有四五千元。伴随滇中新区产业园区、物流园区的发展,像杨学美这样在新区工作和生活的人越来越多。

近年来,滇中新区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持续推进“产业强区”战略,加速壮大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航空产业等新兴产业,加快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4年,滇中新区全辖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70.2亿元,同比增长3.3%,占全市、全省比重提高至14.1%、3.7%。今年1至8月,新区直管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3.6%,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工业经济延续稳步增长良好态势,新区经济发展蹄疾步稳。

新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24年安排61.7亿元优先保障民生支出,积极引入优质教育资源,持续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大力招引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新增有效就业岗位近2万个,新增城镇就业1.4万人,持续擦亮幸福底色。

同时,新区加快建设供水、供电、供气、排污等生产性配套基础设施,同步完善金融商贸、餐饮服务、商超娱乐、公共交通等生活性配套服务功能,着力构建15分钟社区便利生活圈。

走进临空产业园,厂房鳞次栉比,机器设备高速运转,物流车辆往来穿梭。原来“想买一盒烟都买不到”的园区,现在已经有了好几个中央厨房,可以买到早点、夜宵、日用品、药品等等。园区兴建了人才公寓和酒店,通了公交,有了共享单车,能够基本满足人们吃住行的需求。

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旁,海广兴东盟·云南鲜果加工交易中心项目正加快建设。新区抢抓“一带一路”合作共赢机遇,打造鲜果枢纽,把“经济通道”转化为“通道经济”。该项目建成后,将引入众多商家,实现年交易300万吨国产果、100万吨进口果,为老百姓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商机。

新区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开展新区直管区城市更新实施方案和“十五五”城镇化规划编制,推动新区城市品质和建设管理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 决战“高大精尖”工程

  • 报头

  • 昆明上榜中国数字百强市和数字经济百强市

  • 研究安排昆明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 聚力打造美丽和谐品质新城

  • 云南低空经济加速发展

  • 抢占市场蓝海

  • 西冲小学入选省级教师培训项目实施学校

  • 新区新增两所普惠性幼儿园

  • 导 读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