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军(天翼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当前,L4级自动驾驶在城市场景中的通过率仅44%,根源在于单车感知受限、算力昂贵。天翼交通的实践表明,把红绿灯、障碍物等信息提前搬到“路侧+云端”,车辆可降低算力需求、减少成本,复杂场景也能得到及时预判和快速处理。
这一思路已在苏州等城市得到验证。技术闭环已经跑通:全域感知系统获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最高等级认证,5G确定性网络把端到端时延控制在190毫秒以内,城市级云控平台实时调度,真正实现“让红绿灯先开口、让道路先思考”。商业闭环同步跑通:把高价值路侧数据做成10元/月的“车载流量包”,预计仅苏州一地5年即可创收7.7亿元;无人配送车、碳交易等多个场景已落地,形成“数据上车—车辆监管—数据变现—场景运营—碳减排”的可持续盈利模式。
“车路云一体化”的最大价值在于降低行业准入门槛,把原本属于单车的巨额成本转化为可共享的公共服务,从而加速自动驾驶规模化、平民化。对产业链而言,过去是车企单打独斗,如今变成“政府+运营商+科技公司”3方合建基础设施,共同分享数据红利和碳交易收益,既解决安全与效率,又创造新的公共财政收入。
谁能率先把路侧数据变成标准化商品、把城市云控平台做成公共服务,谁就能在下一轮智能出行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本报记者 马逢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