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交通赋能产业·智慧驱动未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观点

AI与交通工程深度融合

俞灏(东南大学副研究员)

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整体规模世界第一,但随着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放缓,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发展压力凸显。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科学计算等前沿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求解复杂系统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推动交通工程学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重构。

东南大学在“AI+交通工程”中,已有多个成功探索的案例。如:城市复杂交通系统供需平衡分析与仿真推演:建立了复杂交通网络全时空交通流量精准分析方法,全时空交通流动态预测精度达90%以上;多源数据驱动的道路交通安全分析方法:揭示了车辆运动轨迹—交通流状态—交通事故风险的关系,将事故风险辨识精度提高到95%以上;基于人工智能的交通状态精准辨识与主动管控:形成了支撑智能化运行管控的成套技术及系统装备并在包括雄安新区在内的数千公里高速公路开展了多层次推广应用。

AI与交通工程的深度融合,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升级,更是对交通系统底层逻辑的重构,从提升运行效率、保障出行安全、优化民生服务、推动绿色发展及赋能产业升级等多个维度,深刻影响着城市治理、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在未来智慧城市建设中,“AI+交通工程”将成为连接“人、车、路、城”的核心纽带,深刻改变人类的出行方式与生活图景。

本报记者 舒珺珩

  • 构建“车路云城”协同发展

  • 形成从道路测试到示范运营的模式

  • 做好“制度、建设和商业”3张清单

  • 让红绿灯先开口、道路先思考

  • 让自动驾驶“持证上路,违规下岗”

  • 打造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新格局

  • “车路云一体化”是交通系统范式变革

  • AI与交通工程深度融合

  • 博采八方众长 助力新区崛起

  • 让“智能的车”驶上“智慧的路”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