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肖永琴) 近日,云南省“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成效新闻发布会举行,省医疗保障局介绍了“十四五”期间我省深化医保改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
我省放开参保户籍地限制,群众可以自主选择在常住地、就业地、学籍地参保缴费;创新实施新生儿凭出生医学证明实现“落地即参保、出院即报销”,经验做法入选国务院典型案例。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新就业形态人员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参加职工医保或居民医保。
“十四五”以来,全省有7.7亿人次享受医保待遇,基金支出2749亿元,职工、居民住院待遇保障水平总体保持在87%、7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施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改革,填补职工普通门诊费待遇空白,个人账户使用范围扩大到近亲属,累计惠及1亿人次,减轻群众医疗负担57.51亿元。门诊慢性病、特殊病病种实现全省统一,病种数从40种增加到53种,5年间享受待遇8291.48万人次,基金支出368.93亿元。医疗救助实现州(市)级统筹,救助5892.41万人次、129.55亿元。将更多的创新药、特效药纳入医保,5年间医保目录内药品从2800种增加到3159种,其中罕见病用药达到100种。
省内医保社保关系转移接续一件事、退休一件事等13个事项实现高效办成,生育津贴发放从“单位中转”调整为“个人直享”。省内职工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和个人账户余额同步转移,相关经验在全国推广。在全省1.45万个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安装刷脸终端,让群众在家门口刷脸就能看病购药实时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