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喻劲猛
新数据 新看点
1至8月,新区直管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3.6%,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工业经济延续稳步增长良好态势;
新签约项目12个,协议总金额64.2亿元,引入省外产业到位资金16亿元,同比增长37.8%,其中工业项目到位资金13亿元,占比81.3%,为新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以来,滇中新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发区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市委关于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的部署要求,以产业培育壮实力、以招大引强增动力、以优化环境添活力,加快推进园区改革创新、提质增效,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园区经济,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1至8月,新区直管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3.6%,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工业经济延续稳步增长良好态势。
精准招商
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8月,在2025未来交通发展(昆明)论坛集中签约仪式暨云南滇中新区2025年三季度重点项目集中调度推进会签约仪式上,新区四星药玻研发制造项目、虾青素萃取加工生产项目、东鹏饮料配套包材生产项目等5个项目集中签约,投资总金额达35亿元。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推动产业升级、积蓄发展动能的关键。今年以来,新区以提升专业化招商水平为抓手,设立招商公司,聚焦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开展精准招商。1至8月,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班子成员累计赴省外招商10次、拜访企业49家,省内会见客商584家;新签约项目12个,协议总金额64.2亿元,其中还包括东航机务维修区、NLO晶体生长及加工、东航运行保障及生产辅助区等重点项目;引入省外产业到位资金16亿元,同比增长37.8%,其中工业项目到位资金13亿元,占比81.3%,为新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刷新招商引资“新速度”,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此前已落地新区的东鹏饮料昆明生产基地项目,从首次接洽到落地开工建设仅用时3个多月,将建设6条现代化高端饮料生产线,固定资产投资不少于10亿元。“新区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地理位置优越,是开放合作的高地、投资兴业的沃土,也是与东南亚合作的重要平台。”东鹏饮料集团董事长、总裁林木勤说,昆明生产基地将打造成为西南区域总部中心和智能化、现代化的绿色工厂。
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新区不断提升对外开放能级与合作成效,着力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近日,新区招商团赴老挝、泰国开展经贸交流及招商引资活动,紧紧围绕将新区建设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重要支点的战略定位,积极拓展区域合作“朋友圈”,共谋合作发展“新诗篇”,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和合作备忘录。
深化改革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连日来,位于滇中科学城东区的海广兴东盟·云南鲜果加工交易中心项目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该项目商业综合体4栋建筑之中的A栋正式封顶,标志着这个总投资15亿元的重大工程取得阶段性进展。
“从土地摘牌到开工仅用1天,这样的效率超出预期。”昆明海广兴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征感言,该项目2024年5月开始对接,8月签订投资协议,11月20日竞得土地,21日便实现破土动工,新区首次试水“四证联发”模式,以“服务先行”的担当体现出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近年来,新区深入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任务清单》45项改革举措,承接发布“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156项,办理时限最高压缩90%,可受理“跨省通办”事项816项、“省内通办”事项667项,本级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达100%,实现“新区事情新区办”。
深入落实“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与企业共赢发展”要求,新区连续举办“营商环境会客厅”活动,建设营商环境观察站,设立项目(企业)服务专员,创新实施新区领导、部门、驻企特派员三级挂钩联系机制,200余名驻企特派员下沉延伸至企业车间、项目一线,着力解决困难问题,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今年以来,帮助企业解决问题276个,营商环境投诉件办结率达90%以上,企业满意率达100%。
“新区的政务服务越来越好了,营业执照办理、项目立项审批、规划许可等事项都能实现上门办理,既省时又省力,这样的服务,真正做到了从企业需求出发。”星测源检测科技(云南)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竖起大拇指。
“滇中服务”营商环境品牌持续擦亮,真心真情、真意真诚的服务,换来企业在新区放心省心、安心舒心地发展。
产业强区
三大片区产业集群发展
近年来,新区牢固树立“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的鲜明导向,大力实施“产业强区”战略,立足三大功能片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临空制造业片区厂房鳞次栉比,机器设备高速运转,物流车辆往来穿梭。园区重点培育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先导新材料、环宇智能装备、东鹏饮料等10亿元以上项目加快建设,191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出租率达70%左右,聚集企业超过260家。目前,该片区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达73.8%,对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93.2%,将打造成为具有区域特色、具备细分行业竞争力及产业链、资本链、技术链密切结合的一体化产业功能区。
航空现代服务业片区紧紧围绕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空辐射优势,大力发展航空维修、航空培训、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云南省唯一的航空专业类高等院校——昆明航空职业学院总投资近10亿元,已于今年建成,首届新生已入学。东航机务维修区、易安飞科技服务产业园、奥特莱斯等项目加快推进,将为新区发展航空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注入新动能。今年1至8月,该片区规上服务业营收实现197亿元。
未来交通科学城片区围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聚焦未来交通新赛道,着力打造全省新质生产力发展样板。今年以来,成功举办第三届未来交通发展昆明论坛,云南省智能网联交通国际联合实验室等三大科创平台正式揭牌,在智慧交通、绿色发展、跨境产业领域迈出关键步伐。同时,加快构建智能网联汽车城市联合体、跨国智能网联示范区,空天智行科创园、高原路空一体测试区等项目加快建设,未来交通创新研究院、山东大学云南研究院等研发机构有序运营,为打造全省创新策源地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将持续做优做强做大园区经济,力争将三个片区建设成为省级园区。”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快产业向园区集群发展,强化资源整合,加强要素保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一批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聚力。